
三部委出击 稀土行业有望“放大招”时代周报记者 谢中秀 发自北京国家发改委再一次就稀土表态。6月17日,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为推动我国稀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国家发改委近日连续举办了三场稀土座谈会,将抓紧研究出台有关政策措施,切实发挥好稀土作为战略资源的特殊价值。孟玮表示,我国是全球稀土第一储量大国,也是第一生产大国。在这种背景下,加强稀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发展来说,都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卓贤:历次金融危机都表明,系统性金融风险总是躲在金融繁荣的阴影中。当金融体系最脆弱的时候,它看起来最强壮。考察各国金融增加值与金融风险的关系后也可以发现,一个经济体的金融增加值越是比非金融部门增长得快,该经济体就越有可能见证金融泡沫的破灭。正如IMF前首席经济学家Raghuram Rajan 2005年在评估美国金融市场风险所指出的,金融市场的波澜不惊并不代表风险的消失,对于金融市场那些尾部风险而言,它们将在一段漫长的繁荣之后现身。
就在11月上旬,上交所对外发布4项临时公告格式指引,分别适用于委托理财等共计4项市场较为关注的事项。其中,在委托理财方面,上交所对已实施数年的原指引进行修订,从信息披露层面堵上了漏洞,扎紧“藩篱”,穿透“投向”,合理引导上市公司理财资金流向,规范理财行为。
据悉,6只“独角兽”基金预计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等也将按每只几百亿元下达销售任务。记者还了解到,作为个人投资者想参与“独角兽”基金的热情也是非常高的。一位投资者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由于“独角兽”概念估值较高且最近较为火爆,股价上升几率大,因此有意向购买这类比较火的基金产品。”
分析认为,当地的基建、设计咨询、生态园林企业也有望直接受益,相关个股包括上海建工、宁波建工、苏交科、龙元建设、中设集团、设计总院、全筑股份、华建集团,上海物贸、长江投资、亚士创能、晋亿实业、巴安水务等。责任编辑:霍琦来源:熊园观察事件:11月5日央行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4000亿元(当日到期量为4035亿元),期限为1年,中标利率为3.25%,较上期下降5个基点。
其次,建立风险缓冲机制。在金融膨胀时,应建立逆周期的风险缓冲机制,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储备。提高市场参与者从事金融活动的个体边际成本,使其与社会边际成本接近。第三,改革薪酬激励。当前金融从业人员的高薪,多以当年业绩指标为标准,容易产生短视行为,鼓励金融从业者通过扩大业务规模来获取利润。可考虑将金融从业人员薪酬的一部分放在其养老金账户的一个子账户。如果金融从业者在职业生涯中出现重大风险操作,则其养老金账户中的部分薪酬将以“金融风险税”的形式上交金融监管部门,补充金融市场的风险处置金。